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基地展示

“蛎”在四方:深耕牡蛎新质苗种赋能乡村振兴

时间: 2024-11-27 17:53:58 作者:基地展示

  牡蛎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,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,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。牡蛎营养价值高,具有味美肉肥、低脂高蛋白、高营养的优点,被称为“海洋牛奶”。牡蛎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药食同源的水产食品之一,深受众多购买的人的青睐。

  福建不仅是牡蛎养殖第一大省,也是全国牡蛎苗种基地。据数据统计,2023年我国牡蛎总产量667万吨,其中,福建省的产量高达224万吨,位居全国首位。然而,福建省正面临着大规格、高品质牡蛎供应不足的挑战。为了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和福建省海洋强省战略目标,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“蛎”在四方团队致力于赋能乡村振兴,专注于牡蛎新品种的研发与实践。团队通过实地调查、技术培养和训练、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,积极推广牡蛎优新品种,推动福建牡蛎养殖业的创新与产业升级,希望以小牡蛎成就大产业,助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。

  团队深入到省级良种场——漳浦世倍合作企业,近距离学习了三倍体牡蛎苗种培育的新技术,对科技与自然力量的结合深感神奇。在这里,成员们亲眼目睹了“福渔强芯”战略下的牡蛎新品种培育最新成果,并学习了如何运用生物技术创新推动渔业的转型升级。通过现场考察、与专家交流和实操体验等活动,成员们的思维得到了启迪,对水产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从三倍体牡蛎高效养殖到种业资源保护,每一步都是对“智慧渔业”未来的深度探索。

  在惠安县的牡蛎养殖海域,“蛎”在四方团队在专业养殖户的引导下,踏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海上课堂之旅。小组成员乘坐渔船,直接深入到牡蛎养殖的现场,开启了一段当地考验查证和学习的经历。在这一过程中,团队指导老师利用现场捕捞的牡蛎,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牡蛎在不同生长周期下的形态变化、外表特征以及肉质和触感的差异,使得学生们能够直观地学习和理解牡蛎的生长特性。

  此外,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感受到牡蛎养殖的魅力,团队还通过实时直播的方式,向观众们展示了当地的牡蛎养殖环境和苗种品类。这种互动性强、参与感深的海上大课堂,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,也让线上的观众有机会进行“云参观”,从而普及牡蛎养殖的相关知识,增进公众对这一产业的了解和兴趣。

  “蛎”在四方团队与当地养殖户举行了一场趣味盎然的开壳和串壳比赛,现场气氛热烈,参赛者们展示了各自的开壳技巧和速度。赛后,小组成员积极向经验比较丰富的渔民学习开壳窍门,渔民们也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,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工具和手势来高效地打开牡蛎壳,同时确保安全。“蛎”在四方团队不仅增进了与当地农户们的互动交流,还学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,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薛海波博士,作为2024年度省级科技特派员,专注于牡蛎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。在对当地养殖户的技术培养和训练中,薛博士着重介绍了三倍体牡蛎新品种“世倍1号”,这一品种以其显著的优势,成为推动福建牡蛎产业升级的关键。

  “世倍1号”三倍体牡蛎是经由福建牡蛎品种,通过精心的定向选育和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。它不仅生长速度快、养殖周期短,还具备强大的抗逆性和优良的品质。2023年3月,该品种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,标志着其科研价值和市场潜力得到了官方认可。

  在泉州惠安县的大港湾区域,示范养殖“世倍1号”三倍体牡蛎的面积已超过2500亩。与常规二倍体福建牡蛎相比,新品种的产量和产值均有显著提升,为当地牡蛎养殖业带来了品种更新和效益增长的双重利好。

  薛博士在培训中强调,推广“世倍1号”三倍体牡蛎新品种,是实现牡蛎养殖业现代化、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。他鼓励养殖户采用科学技术手段,引进自动化养殖与处理技术,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的持续发展。通过薛博士的技术指导和新品种的推广,养殖户们对牡蛎养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。

  惠安县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绵长的海岸线,成为海产品养殖的热点区域,其中牡蛎养殖尤为突出,占全县海水养殖产量的90%以上。自2021年10月起,惠安县积极推广“三倍体牡蛎”养殖技术,目前养殖面积已达4000多亩,新品种牡蛎相较于普通牡蛎每亩增产20%,其产量占全县海水养殖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。这种新品种牡蛎主要面向国内中高端市场,经济效益显著,正慢慢的变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宠。

  在霞浦,延绳式挂串平养技术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三倍体牡蛎的养殖,尤其适合半成品或成品的培育。这种养殖模式通过减少空间占用、改善通风条件、便于管理与收获等优势,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,为牡蛎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  团队协助莲港合作社构建起更高效的运营模式,推广引入三倍体牡蛎新品种,新技术、新理念,促进家庭渔场及渔业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。通过组织专家技术交流培训,与渔民肩并肩出海体验牡蛎生产劳动,开展牡蛎开壳、趣味串壳比赛等活动,与渔民同生产共劳动共成长,助力渔民增收与渔业现代化转型,同时利用新媒体力量提升行业认知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  团队首先拜访了霞浦地区的校友代表,对当地的养殖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,并正式授牌共建产教融合基地,这一举措象征着霞浦养殖产业与我校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。此举不仅为霞浦的牡蛎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同时也为我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。

  团队前往霞浦陇头村牡蛎加工厂进行考察学习。该工厂采用的降温脱盐技术有效提升了牡蛎的品质,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。面对难肥、空壳和台风等诸多挑战,养殖户积极引进三倍体牡蛎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养殖技术等,大大降低了风险,提高了养殖效率,保障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牡蛎加工厂的建设和运营,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随着牡蛎产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工厂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,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加入到牡蛎养殖、加工及相关产业链中。据统计,该加工厂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千人,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率的提升。

  团队走访了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,调研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。霞浦牡蛎产业近年来实现了从5000亩到50000亩的飞跃性增长,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海洋与渔业局指出,这一成就得益于霞浦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天气特征情况,为牡蛎提供了肥沃的生长环境。然而,尽管霞浦牡蛎品质优良,品牌影响力尚待提升。海洋与渔业局正计划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,提高苗种质量,加大市场营销力度,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,以提升霞浦牡蛎的品牌知名度,从而推动霞浦牡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泉州蟳埔,这座历史悠远长久的渔村,以其独特的蚝壳屋和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吸引着游客。“蛎”在四方团队深入探访,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历史。蚝壳厝,用海蛎壳建造的传统房屋,不仅体现了闽南泉州地区的建筑风格,也见证了泉州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的辉煌。

  福建牡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。从养殖技术的创新到牡蛎壳的绿色循环利用,牡蛎产业正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。蟳埔村的蚝壳屋保护与利用,结合牡蛎产业的发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,展现了海洋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。

  水族3231宋风亨:沐浴在海风之中,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海浪,我所见的一切都激发了我浓厚的好奇心。尽管海上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到养殖工作的不易,以及经历风吹日晒的艰辛,但那一颗颗饱满的牡蛎却让我们展露笑容,让我们深刻理解到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
  食药3232张安琪:在海上课堂的实践中,我深刻认识到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突破。唯有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并研发新型优质苗种,我们才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。同时,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。

  蛎在四方团队通过本次活动成功搭建起科技与传统养殖间的桥梁,不仅在漳浦世倍见证生物技术创新对渔业的强力驱动,在惠安莲港实现了渔业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农户增收,此外,团队还在泉州蟳埔挖掘牡蛎文化的深层价值与经济潜力。在智慧渔业的引领下,牡蛎产业正展现出绿色、高效的发展的新趋势。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注入了强劲的蓝色动能,为“蓝色粮仓”的丰产增收贡献力量。